郵政行業業務總量由2013年的5.4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1.6億元,增長了近5倍;快遞業務總量由2013年的703.69萬件,增長到2021年的19062.09萬件,增長了26倍……
記者昨日獲悉,十年來,市郵政管理局不斷提升行業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,建成了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,為新時代邁向新征程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昨日,阜陽韻達分撥中心員工在流水線上分揀快遞包裹。記者 王彪 攝
行業集聚效應已顯現
今年1-9月,全市郵政行業業務收入(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)累計完成21.48億元,居全省第2,同比增長10.3%;業務總量完成24.89億元,同比增長8.34%。其中快遞業務量完成1.51億件,同比增長14.48%;業務收入完成10.75億元,同比增長9.44%;全市快遞投遞量為2.63億件,居全省第2,同比增長4.9%。
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的背后,是健全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在提供強大的支撐。黨的十八大之后,市郵政管理局大力推進園區建設,穩步推進“1+5+N”的快遞產業園區集群建設,如今皖北快遞產業園一期已經建設完成,5縣園區陸續投入運營,N個微園區持續釋放服務效能。
同時,穩步推進皖北快遞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。韻達一級分撥中心、郵政順豐申通等企業二級分撥中心已經投產運營,中通快遞安徽(阜陽)智慧物流產業園項目即將開工建設,京東智慧倉儲物流項目落戶潁州。郵政、順豐、申通、京東等公司開通省內外直發郵路61條,覆蓋14個省市和周邊13個縣。郵政公司縣鄉郵路39條,里程3676公里以上,率先開通長三角高鐵郵路,郵件快件通過高鐵直達杭州、上海等地,提升了服務效率,阜陽的樞紐功能逐步顯現。
城鄉服務網絡逐步健全
十年來,市郵政管理局通過以“郵快合作”為主、“快快合作”等多種方式補充,創新共同配送模式,開展“交郵合作”,不斷提升城市共配和快遞進村質效。
截至今年,全市共有郵快合作進村站點1431個,覆蓋率99.7%。快遞企業38家,分支機構125處,已備案快遞末端網點1013處,基層服務網點標準化程度大幅提升,實現了“鄉鄉設網點,村村通快遞”。
目前,全市所有普遍服務網點均能夠提供全部種類的法定業務,保證不同群體用戶的用郵需求得到滿足。郵樂購站點2704個,建制村郵政服務通達率100%。農村投遞服務質量不斷提升。農村郵路和投遞網絡優化整合升級。全市設立38個鎮級運營中心。在全省率先實現村級5公斤以上包裹全部投遞到村。
助力現代農業和制造業發展
近年來,市郵政管理局圍繞推動“快遞進廠”“快遞進村”重點任務,打造“互聯網+快遞+電商產品”平臺示范樣板,發展產地直銷、訂單生產等農業和工業生產新模式,不斷促進郵政快遞業與一二三次產業深度嵌入。
臨泉韻達自建電商品牌,建設垃圾袋生產廠,通過抖音、快手等平臺,與網紅主播合作,每月發件量約8萬余單。臨泉中通與“老韋家”農特產品電商合作,銷售麻花、芥菜絲、豌豆粉皮等農特產品,每月約14萬余單……十年間,潁州“金牌土雞蛋”、臨泉“牛肉拌飯醬”、阜南“晚秋黃梨”、潁上“八里河咸鴨蛋”、太和“板面底料”等電商品牌迅速崛起。據統計,僅2021年,全年快遞服務現代農業和先進制造業業務量1226萬件、業務收入3521萬元,帶動產值3.25億元,支撐網絡零售額超過90億元。郵政快遞業在服務農產品進城、工業品下鄉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上大顯身手。
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下一步,將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,統籌安全與發展,全力爭創“中國快遞示范城市”,深入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,為建設郵政強國貢獻力量。
公司全稱: | 廣州市容昌物流有限公司 | 法人代表: | 謝南平 |
注冊資本: | 5555萬人民幣 | 注冊號: | 91440 11175 94036 57G |
經營狀態: | 在業 | 注冊時間: | 2004-03-01 |